top of page

炼金文学

奇异化学志Bibliotheca Chemica Curiosa

直译“奇异化学图书馆”,又称《惊异化学记》或《灵妙化学丛书》,是一部炼金术文献合集,于1702年在日内瓦出版,由瑞士医师兼作家尚-贾克·曼吉编辑。整部作品分为两卷,每卷900多页,共收录143篇文献,是收录量最庞大的炼金术文献之一。衍生自比其年代更早的炼金术出版物,包括《化学剧场》和《不列颠化学剧场》。


赫密士博物志Musaeum Hermeticum

直译“赫密士博物馆”,是一部炼金术文献汇编,初版为德语,于1625年由卢卡斯·詹尼士法兰克福出版。1678年的第二版以拉丁语发行,在初版收录的内容基础上又进行了增补。

发行《赫密士博物志》的目的是将当时较新并相对简短的炼金术资料搜集成册。当时在欧洲已有收录量庞大的炼金术资料合集:1602年出版的《化学剧场》;1702年又诞生了收录量同样丰富的《奇异化学志》。这部汇编则可以被作为前两部大型赫密士作品的补充材料来阅读。《赫密士博物志》的阐释风格有异以往的同类作品,和更古老的作品相比,这套汇编与它们的关联甚少,阐述也更加淸晰明了,整体更倾向传统的炼金术大师。


++++++++++++++

翠绿石板》Emerald Tablet

又名艾默拉德石板 (拉丁语Tabula Smaragdina),是传说中一块刻有赫耳墨斯·特里斯墨吉斯忒斯所撰文字的石板,该石板的材质不明,不像是从地球所产出的岩石。它被认为是赫耳墨斯主义的哲学基础,也是中世纪时炼金术发展的重要依据。

尽管公认的作者是赫耳墨斯,但翡绿石板的内容来源仍不明确,具体的发现时间与发现者也存有争议。可以确定的是,它最早出现在阿拉伯语著作中,并在12世纪时由西班牙翻译家乌戈·桑塔耶翻译为拉丁语,而牛顿在进行炼金术研究时又将拉丁译文转译为英语。

有关翠绿石板最早的记载源自一部阿拉伯语著作,目前的主流观点有三个:

Kitab Ustuqus al-Uss al-Thani (《基础元素之第二册》):公元8世纪,贾比尔所著[1]Kitāb Sirr al-ḫalīqa (《造物之秘》), also named Kitāb al-῾ilal (《起源之书》):公元650 - 813年,巴利纳斯,既伪-阿波罗尼乌斯所著。由于中世纪的伊斯兰世界十分推崇他的思想,故有多本著作假借其名出版,并非本人所撰。[2]赫耳墨斯文集》:公元1-3世纪,多人合著之精选集。

根据观点2,应是古罗马哲学家提亚纳的阿波罗尼乌斯在公元1世纪,于赫耳墨斯的墓穴中一个赫耳墨斯的雕像下[3](另说戴着金冠的尸体手中[4])发现了翠绿石板。不过也有人[5]提出是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4世纪发现了它。甚至根据伊斯兰传说,是亚伯拉罕的妻子萨拉,在希伯仑山谷的赫耳墨斯墓穴中其本人的尸体手中拿到了石板,但这种说法并未给出具体时间[6]

根据观点3,在书中一篇名为 Kore Kosmou (世界本源) 的对话录中,记录了伊西斯和赫耳墨斯的谈话。其中提到赫耳墨斯:“所有只要是他所通晓的知识,都被刻进石头里藏起来;而所有后来者为了能够获取它们,都应该去找寻。”


根据已有的英译本,通常将拉丁文版本作为十四行。

下文由1514年纽伦堡出版的Chrysogonus Polydorus(完美教学总论 Summa perfectionis magisterii [8]的另一版本)中给出的拉丁文版本转译:

Verum, sine mendacio, certum et verissimum:
这是确凿,无瑕的真理,
Quod est inferius est sicut quod est superius, et quod est superius est sicut quod est inferius, ad perpetranda miracula rei unius.
上方之物正如下方之物,反之亦然。
Et sicut res omnes fuerunt ab uno, meditatione unius, sic omnes res natae ab hac una re, adaptatione.
又因万物皆源于一物,故一物的思索可衍化为万物。
Pater eius est Sol. Mater eius est Luna, portavit illud Ventus in ventre suo, nutrix eius terra est.
太阳是其父,月亮是其母,风儿将它置于腹中携带,大地是它的看护。
Pater omnis telesmi totius mundi est hic.
万物之父,世界的先知在此。
Virtus eius integra est si versa fuerit in terram.
若是它降临于世,即拥有完整无敌的力量。
Separabis terram ab igne, subtile ab spisso, suaviter, magno cum ingenio.
伴随着崇敬与智慧,你应愉快的从烈火中分离泥土,从粗鄙中分离精细。
Ascendit a terra in coelum, iterumque descendit in terram, et recipit vim superiorum et inferiorum.
它直冲云霄,然后再次落下,吸收天地之力。
Sic habebis Gloriam totius mundi.
然后你将会拥有世界的荣耀。
Ideo fugiet a te omnis obscuritas.
因此,所有的障碍都会远离你。
Haec est totius fortitudinis fortitudo fortis, quia vincet omnem rem subtilem, omnemque solidam penetrabit.
这是最强的力量,因为它将战胜所有精巧之物,穿透所有坚硬之物。
Sic mundus creatus est.
世界即是如此创造而成。
Hinc erunt adaptationes mirabiles, quarum modus est hic. Itaque vocatus sum Hermes Trismegistus, habens tres partes philosophiae totius mundi.
依此步骤(所得)是奇迹般的演化。而在这世上拥有三重智慧的分身的我也因此得名赫密斯。
Completum est quod dixi de operatione Solis.
我说,有关太阳的任务已经完成。

文中有关 telesmi (有时也作Thelesmi)一词存在争议。一说是源自希腊语 τελεσμός (telesmós)[9],意为祝圣仪式,但在这里这一解释并不符合语境。译者猜测是暗示奥德赛中能够预见未来的先知 Telemus ,希腊语 Τήλεμος (Telemos) ,来展现一物的惊人力量(诗中他曾预言波吕斐摩斯会因为奥德修斯而失去视力)。

< 删除 五言律诗版 网络来源 ,理由:与翻译相差太多,有误导的嫌疑 >


++++++++++++++

《赫耳墨斯文集》 Hermetica

亦称《秘文集》,是一部公元2世纪希腊化时代埃及的智慧文学作品,主要是老师点化其门徒的对话录,其中老师的形象通常被称为赫耳墨斯·特里斯墨吉斯忒斯(“伟大无比的赫耳墨斯”)。赫耳墨斯文集构成了赫耳墨斯主义的基础。该文集探讨了神性、宇宙心灵自然。有些文段还涉及了炼金术占星术及其相关概念。

《赫耳墨斯文集》共三十六个章节,1463年科西莫·德·美第奇得到了一份包含着前十四章节的拜占庭手稿,美第奇通过该手稿复原了《赫尔墨斯文集》,同年,这些章节被弗洛伦萨人文主义者马尔西利奥·费奇诺翻译成拉丁语版本《秘文集(Corpus Hermeticum)》。1471年,在印刷术的帮助下,这部书正式印刷而成,剩余二十一章则在1641年被印刷。包含“人类的牧人”全章及赫耳墨斯向其门徒塔特,阿蒙阿斯克勒庇俄斯所述名言的《秘文录》,14世纪抄本据信是来源于阿摩尼阿斯·萨卡斯的新柏拉图主义学派,并经米迦勒·普塞留斯之手得以保存下来。而现存版本的最后三章则是根据与费奇诺同时代的路德维科·拉扎莱里(1447-1500)的另一份手抄本翻译而成,并于1507年印刷出版。

以下是由英国历史学家乔治·罗伯特·斯托·米德翻译的十八章节的名称:


第一章 波艾曼德里斯,人类的牧人(Pœmandres, the Shepherd of Men)

(第二章)总布道(The General Sermon)

第二章(第三章) 致阿斯克勒庇俄斯(To Asclepius)

第三章(第四章) 神圣布道(The Sacred Sermon)

第四章(第五章) 杯子或单子(The Cup or Monad)

第五章(第六章) 无形之神乃最显形之物(Though Unmanifest God is Most Manifest)

第六章(第七章) 唯有神善,外者无外(In God Alone is Good and Elsewhere Nowhere)

第七章(第八章) 世间大恶即渎神(The Greatest Ill Among Men is Ignorance of God)

第八章(第九章) 万物皆不灭,唯有世人错将其变化视为毁灭及死亡(That No One of Existing Things doth Perish, but Men in Error Speak of Their Changes as Destructions and as Deaths)

第九章(第十章) 论思想与感知(On Thought and Sense)

第十章(第十一章) 钥匙(The Key)

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灵归赫耳墨斯(Mind Unto Hermes)

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关于凡灵(About the Common Mind)

第十三章(第十四章) 山巅之秘密布道(The Secret Sermon on the Mountain)

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致阿斯克勒庇俄斯的信(A Letter to Asclepius)

(第十六章) 阿斯克勒庇俄斯向阿蒙王的解释(The Definitions of Asclepius unto King Ammon)

(第十七章) 从阿斯克勒庇俄斯到王(Of Asclepius to the King)

(第十八章) 诸王颂(The Encomium of Kings)


++++++++++++++++


玫瑰园图 Rosary of the Philosophers

一篇有关西方心灵炼金术的论文中的十幅配图。最早的手稿可追溯至1578年。它包含了捷克翻译的中世纪早期拉丁美洲炼金术纲要。它的作者是Jaroš Griemiller。值得注意的是,这不寻常的手稿具有高度艺术价值。

玫瑰园图现保存于捷克共和国布拉格的国家图书馆。


西卜林书拉丁语:Libri Sibyllini)

古罗马神谕,以希腊语六音部格律写成,相传由罗马最后一任国王卢基乌斯·塔奎尼乌斯·苏培布斯从西卜林处购买,并时常在遇到危机时查阅。注意与西比拉神谕相区别。


西比拉神谕 Sibylline Oracles

由传说中的古希腊女预言师西比拉在陷入狂乱状态时作出的预言的集合,用希腊语写成。现存的有14本书和8本残卷作成时间估计公元2世纪至6世纪。在早期传说中西比拉都是在德尔斐和培希努——克托尼俄斯教的神的圣地上作预言。它是关于古典神话和第一个千年中的诺斯底主义希腊语犹太教徒和早期基督教的宝贵资料,一般被视为启示文学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