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阿依努神话
神威 カムイ
神威,又称神居,是阿伊努语中对高等神祇的称呼,较著重“灵性”和“自然”方面的能力。 阿伊努文化中有多位神威,一般依附在动植物、自然现象,甚至是人工物件中。被称为“神威”的神祇都具有一般人没有的能力,不论其能力为一般人带来幸福或是灾难。故神威亦分为“善神威”(pirka kamuy)和“恶神威”(wen kamuy)两类。
蛇神威 ホヤウカムイ
黑色的翼蛇,口部周围呈红色,体宽跟日本传统以秸秆编成的米袋“俵”差不多,首尾较为幼细,鼻端锐利呈尖状,像尖凿一样可以轻易将巨木切开。体长约有2米,翼幅有可达1.5米至4米不等的说法。传说中,蛇神威栖息在日本北海道日高地方西部的湖沼之中,以及附近的川河之间。它的身体会发放出恶臭,这臭味足以令附近的草木枯萎。如果人类身处在蛇神威居处的顺风位置,体毛会逐渐脱落,皮肤会发肿,若然距离太接近的话更可能会因皮肤炙烂溃疡而死。据说鹉川川口一带也是蛇神威栖身之地,因此为呼为“神沼”(カムイト),住在附近的人为了避免遭其所害,便攀上附近的山丘上观察湖沼的状况,最后确定没有危害后才在该处聚居。另外,由于蛇类有冬天冬眠、夏天活跃的特性,当地人为了避免引惹蛇神威,因此严禁人们于盛夏时或在火堆旁说出它的名字;冬天时为了令身体变得伶俐一点,当地人也会有口说“烧火了,烧火了”(火をたけ、火をたけ)的习惯。洞爷湖中据称也有蛇神威栖息著,但这里的蛇神威却与日高地区传说中的魔神性格完全相反,它所呈现的面貌反而是人类的守护神。传说中,虻田町(洞爷湖町)曾经流行过天花,当时的人相信是瘟神及痘神作怪,于是逃到洞爷湖畔,栖息在这里的蛇神威便以自己的恶臭驱逐了瘟神与痘神,让人们得以逃过疫病的大难。每逢当地出现流行病症,人们便会带着美酒,前往有珠山拜祭山神及蛇神威,祈求身体健康,疫症消失。不过根据一些记载所指,洞爷湖的蛇神威并不是蛇,而是一头长有羽毛的灵龟。蛇神威亦有着掌管巫女灵力的神秘力量,当它依附在巫女身体时可以驱除低级的恶灵。日高山脉主峰幌尻岳一带的沼泽及山川中,也流传着一种古老的蛇神,其姿态从来无人得见,但却有着强烈的臭味,会令人类的皮肤肿胀起来,据说也是蛇神威族类的一脉。
志度内 シトナイ
阿伊努族酋长最小的女儿,在族人受到附近巨蛇威胁以活人献祭时主动要求牺牲自己,并趁机杀死了巨蛇。她的故事后来成为当地有名的传说。在小樽的西北、祝津海岸有一座叫做赤岩山的地方,里面的岩洞住着一只巨蛇,身长大约七、八丈(约22~23米),身体有四斗樽(酿酒器具)那么粗,经常在晚上袭击阿伊努人将他们吞噬,因此当地的族人会以牛羊供奉它以避免危害。但有一天,巨蛇吃腻了兽肉,出现在酋长的梦中,威胁他每年八月的祭典当天晚上献祭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不然村子就会面临灾难。酋长没有儿子,只有六个女儿,他和族人迫于巨蛇的强大只能照做,就这样持续了九年。到了第十年,酋长最小的女儿志度内主动要求把自己献祭,她认为自己是家中姊妹最小的,即使活着无法对家庭或双亲做出贡献,还会浪费许多物资,因此希望将自己献祭出去,就算死了也有益处,虽然父母努力阻止她,但志度内已经下定决心。在仔细思考后,志度内在献祭当天向父亲借了打猎用的猎犬和山刀、带着肉前往巨蛇所在的洞穴,她先用肉吸引巨蛇从洞口里探出头,并趁著巨蛇吃肉的时候放出猎犬咬住巨蛇的脖子、撕裂它的咽喉,巨蛇最终死于猎犬的利齿下。杀死巨蛇后,志度内在巨蛇的洞穴里发现前面九个牺牲的少女遗骨,她一边搜集著遗骨,一边哀叹著九位少女的牺牲,最后带着爱犬和遗骨回到了村子。传说为了纪念志度内的贡献、并且提防白蛇的怨灵作祟,阿伊努人在赤岩山上盖了一间祠堂供奉白蛇,并命名为“白龙権现”,现在赤岩山上的白龙神社据说最早就是源自于此,而志度内的故事也成为当地有名的传说。
克鲁波克鲁 コロポックル
蕗叶下的小人。传说中早于阿伊努人定居在北海道的土著民,身材小巧,居住在蕗叶修葺的竖井之下。 他们会与阿伊努人以物易物,但十分忌讳自己的模样被人看到。故易物要在夜晚从窗口悄悄进行。 有一天,一个阿伊努年轻人为了看到它们的样子,伺其送入赠物之时,将对方的手抓住拉入屋内,发现是一位美丽的妇人,手背上还有刺青(一说阿伊努夫人之刺青即源于此)。 克鲁波克鲁被青年的无礼行为激怒,举族离开,去了北边大海的彼岸,再也没有回来。还有的传说认为,克鲁波克鲁人是懒汉,阿伊努人给他们食物。克鲁波克鲁手上的刺青系因怕捉到的阿伊努人被夺还而为,原本是阿伊努人的习俗”等变体。 十胜地方遗留的传说认为,克鲁波克鲁受阿伊努人迫害故而离开了这片土地,离开时咒骂道“水枯鱼腐(トカップチ)”,这是“十勝(とかち)”;但十胜地方却是日本的“粮仓”之一。 这种人分布于现在阿伊努人生活的地方,坪井正五郎相信他们就是绳文人。 考古学者濑川拓郎发现克鲁波克鲁人“交易时避免接触对方(沉默交易)”、“居住于竖穴式住居住”、“制造、使用土器,为寻找陶土而出入其他地方”等事例与居住于北千岛的阿伊努人的习俗与共通,而克鲁波克鲁传说从北海道传到桦太、南千岛,唯独没有传到北千岛,故提倡“克鲁波克鲁的正体是北千岛的阿伊努人”之说。然而这些现实人种并无显著的体格差。
阿伊努拉克尔 アイヌラックル
地上诞生的最初的神,是地上和平的守护神。传说中的Oyna-kamuy/オイナカムイ、Okikurmi/オキクルミ都是他的别名。阿伊努的神话传说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因此不同的地方同一个传说多少有些差别。阿伊努拉克尔(オキクルミ)的传说到现在仍然不能确定其真实性。 尽管如此,钏路的山本多助的著作‘エカシ’中“阿伊努拉克尔传”记载了关于阿伊努拉克尔传说的一个版本。 家系 阿伊努拉克尔的母亲是最早从天上降落到地上的女神春楡树的木的精灵基漆撒尼(Ci-kisa-ni/チキサニ)姫。其父亲是天界的第一荒神阿澄雷神(Kanna-kamuy/カンナカムイ)。其妻为天上居于高位的女神白鸟姫礼多千利(Retat-cir/レタッチリ)。
bottom of page